咖卜哩的猪窝

咖卜哩的猪窝

13 魔都 幻梦

0
2025-09-13

七月底,高考放榜。

那是一个闷热的、仿佛预示着某种命运宣判的午后。李怀今家的电话成了全家人的焦点。当父亲李振宏用颤抖的手指拨通查分热线,报出准考证号后,整个房间都陷入了令人窒息的寂静。电话听筒里传出的、那个不带任何感情的电子女声报出的分数,让李振宏瞬间老泪纵横。

他考上了。而且是以全市理科第三名的优异成绩,稳稳地考入了上海那所全国顶尖的大学。

喜讯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炸弹,瞬间在整个钢厂大院里炸开了锅。在那个普遍被绝望和失败情绪笼罩的夏天,李怀今的成功成了一桩近乎传奇的、可以用来暂时抵御现实残酷的公共事件。邻居们、父母的旧同事们,纷纷带着混杂着羡慕、嫉妒和一丝真诚喜悦的复杂表情,前来道贺。

“老李家这儿子,真是咱们钢厂飞出的金凤凰啊!” “以后出息了,可不能忘了咱们这些叔叔阿姨!”

李怀今在一片恭维和赞美声中,礼貌而疏离地微笑着。他像一个戴着面具的演员,完美地扮演着那个“别人家的孩子”的角色。没有人知道,在这场盛大的、属于他的庆功宴里,他本人是缺席的。他的灵魂,正游荡在千里之外,揣测着一个在南国熔炉里挣扎的、不知姓名的人,是否已经吃过了晚饭。

九月初,开学。

又是一个站台,又是一场离别。与陈东那场萧瑟、孤单的远行截然不同,李怀今的出发,充满了仪式感。父母亲人、老师同学,都来为他送行。母亲红着眼眶,一遍遍地往他塞得满满的行李箱里,塞着最后一包家乡的特产。父亲则用力地拍着他的肩膀,说着“到了那边要好好学习,给家里争光”的嘱咐。

火车是新式的空调快车,平稳地驶向那个传说中的“东方魔都”。李怀今坐在靠窗的位置,看着窗外熟悉的、灰败的工业景象一点点后退,最终消失在地平线。他知道,自己正在进行一场蓄谋已久的逃离。

上海,这座城市,用一种超乎他想象的、华丽而冷漠的方式,迎接了他。

当他走出火车站,第一次看到那些直插云霄的摩天大楼、川流不息的立体高架和街上打扮精致、说着吴侬软语的男男女女时,他感到了强烈的、近乎晕眩的冲击。钢城与这里相比仿佛是两个不同世纪的产物。这里的空气里没有煤灰味,取而代之的是香水、咖啡和金钱混合在一起的、浮华而疏离的气息。

大学校园是美好的。绿树成荫,书声琅琅,充满了理想主义的青春气息。李怀今在这里,本该像鱼儿回到了水里。然而,他却发现,自己陷入了一种新的、更难以名状的孤独。

他的同学,大多来自上海本地或江南富庶的城市。他们谈论着最新的耐克球鞋、聊着暑假去欧洲旅行的见闻、计划着周末去听一场价格不菲的音乐会。他们家境优渥、见多识广,对未来充满了理所当然的乐观。而李怀今,穿着从家乡带来的、已经有些过时的衣服,口袋里揣着父母计算了又计算才给出的、刚好够用的生活费,在这群人中间,像一个来自异域的、格格不入的访客。他的口音,他朴素的穿着,他从不参加集体娱乐活动的习惯,都成了一张无形的标签。

更深的隔阂来自内心。当室友们为了一场篮球赛的输赢而扼腕,为了一次与心仪女生的擦肩而过而脸红心跳时,李怀今的脑海里,却会闪过陈东爬上三楼窗台时那双燃烧的眼睛,闪过那个雨夜里混杂着血与泪的吻。他的青春,早已被一场更为残酷的、属于成年人的风暴提前催熟。他经历过的那些挣扎、绝望和抵死纠缠,让他再也无法融入同龄人那些干净而明亮的烦恼里。

班上有一个很热情的上海女生,对他颇有好感。她会主动找他讨论功课,邀请他参加社团活动,用带着一点点优越感的善意试图将他拉进他们的世界。李怀今礼貌地回应,却始终保持着距离。他的心像一座被重兵把守的孤城,经历过一场惨烈的围城战后,便再也无法对任何人打开城门。

一个周末的晚上,他独自一人来到外滩。

黄浦江的对岸是刚刚兴起的、灯火璀璨的陆家嘴。东方明珠塔变幻着绚烂的色彩,金茂大厦的玻璃幕墙反射着整个城市的辉煌。江上的游轮拉响了汽笛,满载着游客的欢声笑语。这是一个如此繁华、如此美丽、如梦似幻的夜晚。

李怀今站在这片繁华的对岸,却感觉自己像一个掉进幻境里的鬼魂。这座城市的一切都那么美好,美好得那么不真实。它像一座漂浮在海上的、用霓虹和玻璃构筑的巨大幻城,他可以远远地欣赏它,却永远无法踏上那片土地。

他下意识地隔着衣物,摸了摸胸口内袋里那个被他珍藏的、折叠起来的纸条。

那个远在南国、充满油污和汗水的、破旧的五金厂地址,在这一刻,竟比眼前这片璀璨的幻梦,显得更加坚实,也更加触手可及。